2024年农历十一月有什么节气
1、冬至(12月22日,农历十一月初十)冬至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22个节气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月21-23日交节。冬至这天,太阳虽低、白昼虽短,但是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。实际上,由于地表尚有“积热”,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时至冬至,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(民谚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)。
2、小寒(1月6日,农历十一月廿五)
小寒名字的由来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解释:“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故云,月半则大矣。”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,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,它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及处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,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;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,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。
冬季有哪些节气
冬天的六个节气: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1、立冬三候: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冻,三候雉入大水为蜃,意思是,此节气时,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可以看到与野鸡羽毛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,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2、小雪三候:一候虹藏不见,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,三候闭塞而成冬,意思是,天地间阴阳之气形成的彩虹,此时因阴气旺盛而阳气隐伏不见;天空阳气上升,地中阴气下降,万物失去往日的勃勃生机;也由于天气寒冷,万物气息深藏不动,似乎停止了一般。
3、大雪三候:一候鹃鸥不呜,二候虎始交,三候荔挺出,意思是,此时因天气寒冷,连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;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,正所谓盛极而衰,阳气已有所萌动,所以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;连喜阴的兰草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了些许新芽。
4、冬至三候:一候蚯蚓结,二候糜角解,三候水泉动,意思是,蚯蚓作为一种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十分强盛,泥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不动;糜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而冬至一阳生,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;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微微温热。
5、小寒三候: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鸲。古人认为,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此时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;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;野鸡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6、大寒三候:一候鸡乳,二候征鸟厉疾,三候水泽腹坚,意思是,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。而鹰隼之类的征鸟,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,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,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;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,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的深处,且最结实也最厚,人们可以在上面溜冰活动。